据知情人士透露,“我厨”确已关闭,而非调整,且内部裁员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上半年曾寻找“买家”,至于重新上线官网和APP的操作,则更多是为安抚客户和供应商,减少舆论压力的“自救”拖延手段。
这家背靠阿里系、三轮融资数千万美元的生鲜电商巨头,就这么轰然倒下。
2016年12月,“我厨”宣布完成B轮千万美元级融资,当时的夏荷曾公开表示:
如今新生代家庭没有时间做饭、不认菜、不会做饭等痛点日益凸显。当“80后”“90后”群体步入家庭,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在家吃饭、吃健康菜、吃温情菜的刚需由于日益加快的生活工作节奏而无法被充分满足。“我厨买菜”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消费者的真实痛点。
这也是诸多生鲜电商平台竞相角逐“线上菜场”的原因。互联网“大咖们”坚信,当爱点外卖的“单身贵族们”走入家庭生儿育女后,“线上买菜”会成为他们庞大的刚需。
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纵然此后我厨此前曾获得三次融资:2015年3月获得新天域资本等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2016年4月获得方正多策的A轮融资;同年12月再获得LB乐博资本等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但她依旧难逃“枯竭致死”的命运。
而“我厨”背后,阿里系知名的易果生鲜,也已经被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过1411万元。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曾经表示过:
“得生鲜者得天下,电商的最后一个堡垒就是生鲜。生鲜市场规模巨大。”
当时官方的数据预测:预计到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3506.08亿元人民币。 另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8年我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9万亿元,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未来生鲜电商市场还将继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线上渗透率可达21.7%。
但是事实显示,“生鲜电商”并没有获得自己预想的那些“高净值”人群,失去了资本供给烧钱的它们出现了各种危机:
主打净菜配送服务的合肥生鲜零售企业“呆萝卜”前不久传来了资金链断裂、上千个门店关门裁员的消息。12月6日下午,吉及鲜CEO台璐阳在全员会上宣布了公司融资失败,规模盈利不达预期,公司要大规模裁员、关仓。留下的员工工资减半,离开的员工工资发到12月20日。相关人士透露,总部200人减成100人以下、仓内200人以下,40多个前置仓保留三分之一。... ...
也许,和不能保证新鲜、价格普遍昂贵的“线上菜市场”相比;价格更低、蔬菜更为新鲜的传统线下菜市场才是当代80、90后更为青睐的“主阵地”;
也许,“生鲜电商”的模式并没有错,但当下的社会发展程度,还不足以提供给他们都能生存的辽阔市场;
也许,明年的“生鲜电商”之路会更难走、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冷静地止损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