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公司监管方面,上交所在稳市场、防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市场资金“脱虚向实”。一是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专注主业、回归实体。积极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再融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方式,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战略大局。去年,大力支持中国联通、国电电力、中国神华重组、中国重工等多家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公司落实国企改革举措。积极支持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疗、新能源等新经济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注入上市公司,获得了急需的资金支持,这些重组标的约占全年沪市重组标的资产的半壁江山。二是从严整治市场乱象,改善市场生态环境。通过“刨根问底”式信披监管和打击异常交易,努力抑制包括雄安新区、周期性涨价、区块链、次新股、高送转等在内的概念股投机炒作,越来越多的市场资金投资于具有较强业绩支撑的蓝筹股,价值投资的理念被更多的投资者所接受。对一些市场主体将上市公司作为资本运作平台,违规使用借贷资金或杠杆资金,打擦边球、追逐短期套利等行为,坚持从严监管,集中整治了多起“忽悠式”重组、“隐匿式”股权转让和风险较高的高杠杆收购行为。今年,将紧紧围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这根主线,通过继续强化财务信息、行业信息披露监管,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积极支持上市公司精耕实业,落实国家战略,积极回报投资者。
在债券市场方面,上交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服务经济新常态,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支持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创新创业企业以及国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发行债券。二是积极落实惠民生举措,服务“一带一路”、绿色、扶贫以及住房租赁等国家战略发展,支持住房租赁企业、保障房建设企业、涉农企业以及全国贫困县企业发行债券。三是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大力推进企业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商业不动产和PPP项目等大类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融资。
在基金方面,上交所正积极探索尝试引导市场资金,通过设立创新型公募基金为优质创新型企业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公募基金为广大投资者所熟知,具有“小额、大众”等普惠金融特性,受到严格的监管,运作规范,能够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创新型公募基金是公募基金的创新形式,可以有效集合投资者资金,通过封闭运作的产品形式,为企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服务企业长期经营发展,服务实体经济。
在发行上市服务方面,上交所以服务优质创新企业为重心,深入开展了“新蓝筹”企业上市服务行动,积极培育优质上市资源,为扩大股权融资提供有力支持。2017年全年,上交所市场服务人员实地走访和接待企业、地方政府等共3161家次,举办企业改制上市培训157场,培训企业5611家次。IPO融资规模稳步扩大,全年沪市首发上市企业214家,募集资金137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07.8%、35.3%。在214家新上市公司中,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为112家、182家,占全年总数的52%和85%。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大幅提升,截止2017年底,沪市上市公司数达到1396家,股票总市值达到33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加16.4%,累计股权融资7578亿元。截至2017年底,上交所股票市场筹资总额在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排名中排名第3,市值排名第4,股票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凸显。
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创新成为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的根本动力。积极拥抱新经济,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经济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更是今年上交所发展的重点任务。2018年,上交所将按照“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总体要求,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进一步推动交易所市场转型升级,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新经济的能力。具体是找准主板市场定位和突破口,深入实施“新蓝筹”行动,吸引更多优质创新企业选择本所上市。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加强加快优质上市资源培育,突出对BATJ类、“独角兽”企业的上市服务。加强产业研究,提升市场服务的针对性,为优质创新企业定制针对性服务模式,积极推动建立上交所主板发行上市标准差异化、包容性的制度安排。助力国家扶贫攻坚战,加大对贫困地区IPO、再融资、并购重组、公司债券发行等的支持力度。支持富士康等优质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
归根结底,银行和支付机构,银行和银行,支付机构和支付机构之间互相连接,都属于在跨法人机构清算的范围里,必须交由清算组织处理。而清算资质,不是什么机构都具备的。“直连”的壮大给监管带来了麻烦,于是人民银行出于安全的考虑,决定成立网联以切断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模式,让第三方支付回到“四方模式”的怀抱。
网联未动银联先下手
去年年底,人民银行发布296号文,明确规定了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网联、银联则都算是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
截至3月2日,网联清算平台已接入近340家银行以及近100家支付机构,正有序完成6月30日“断直连”的任务。而在今年1月29日,中国银联正式宣布,新一代银联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正式向各类成员机构全面开展大规模的各类业务承载服务。
据银联官方此前消息,银联的新一代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已与包括17家全国性重点商业银行、180余家区域银行在内的主要商业银行完成联网,与包括十余家主要支付机构在内的上百家成员机构达成合作共识,其中70余家机构已经完成平台对接或正在开展对接工作。
尽管银联方面并没有透露主要银行和支付机构的名单,但也不禁引人猜想,这支付机构里面是否包括财付通和支付宝?随着银联正式对外介绍微信、支付宝接入银联方案,这个答案恐怕是肯定的。
为了满足296号文的时间要求,银联按照让微信、支付宝、收单机构少改动的原则,将延用微信、支付宝的现有接口和对账文件格式。
谈谈影响
对微信、支付宝而言,从人民银行“下旨”开始,“直连模式”便随之进入安乐死阶段。接下来便是数着日子,等待相关清算方的呼唤。
对银联来说,根据此次的改造方案改造完成后,收单机构即可通过银联来合法转接清算微信、支付宝的条码支付交易。银联则可一边回归最熟悉的角色,一边积极推动自身支付工具的建设,继续向微信、支付宝发起挑战。而尽早出台相关方案,更有利于银联面对以后可能出现的竞争。
对网联来说,尽管诞生时和银联一样,都带有一定“自上而下”的色彩,但二者的本质都仍是公司。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无处不在,更何况是同处清算领域的银联和网联。无论双方如何强调“一切为了行业健康发展”,一定程度的竞争都无可回避。
在此前网联平台全业务功能交流会上,网联总裁董俊峰介绍了网联在全功能覆盖方面,除了已支持协议支付、网关支付等5大项基本功能外,也实现了条码支付等相关业务功能,只是尚无具体接入方案。
但就目前来看,银联和网联都保持了一定的默契和克制。银联出台的方案仍是属于它最熟悉的“线下”范畴,线上业务仍在网联计划之内。而这种默契会否一直保持,未来又是否有新的清算机构加入都是未知之数。
对银行......好像在这个模式中没看到银行。从银联方案中可看出“新四方”分别是银联、商户、收单以及微信/支付宝。微信、支付宝俨然成为了最大的“发卡方”,而银行要么退至它们背后,要么化身收单进场。相比于“三方模式”,银行在其中的参与感和优势被进一步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