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到家于2015年4月正式上线。2017年,京东到家在广东深圳搭建团队,开拓无人货架业务。2018年7月,京东到家推出智能货柜,并宣布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办公场地批量投入Go3.0智能货柜,计划年底前新增5000个点位。
2018年11月,京东到家Go无人货架正式对外运营,与整个京东的供应链体系深度协同,并共享京东到家平台上包括沃尔玛、永辉在内的数万家优质商超资源。
京东到家方面今日在回应《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是对业务进行调整,将重心放在主营业务上。
至于调整原因,京东到家方面称,为了更好地聚焦公司的零售赋能主战略,帮助零售合作伙伴更快、更好地迈入“1小时电商时代”,公司整合优势资源,加快发展步伐,持续推动无界零售领域的线上线下融合,于近期对京东到家Go无人货架项目进行了调整。
据悉,京东到家还于今日正式发布了新一代“零售门店1小时电商履约解决方案”——京东到家全品类拣货区解决方案。
《国际金融报》记者随即向饿了么方面求证是否已经接手京东到家深圳货架,饿了么方面则回应:“和京东到家没有业务上的合作,相关传闻是谣言。”饿了么方面还向记者表示,饿了么Now根据自己的业务规划推进产品。
官方资料显示,饿了么Now是饿了么孵化的线下无人值守货架业务,于2017年9月底上线内测,10月正式铺设,目前业务在有序推进中。
“京东到家整体是一种铺垫式的前期介入,即对一个可以预期、但暂时还没开启的蓝海市场,进行孵化的探路,因此在不同的角度上进行试错,并出现试错终结,可以视为是一种经验积累,暂时谈不上危局。而且必须也必然持续下去,作为平台,其必须在风口起之前,就完成对这一领域的基本试水,一旦风起、即全面铺开。”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美商社CEO王鹏辉认为,无人货架也是未来零售的基础设施,京东到家所说的更聚焦,应该是希望把有限的资源更聚焦地投入到线下线上的融合,而不是分散精力,这毕竟更有战略价值。
不可否认,无人货架行业曾一度异常繁荣。不过,历经资本遇冷、行业洗牌后,存活下来的企业已经是少数。
在张书乐看来,无人货架也好,智能货柜也罢,其本身还只是一个技术流,却非实用流的产物。作为放大版、智能版的自动售货机,其关键不在于节约了人工成本,即“无人”这个看起来很美的痒点概念,而在于如何真正解决让消费者享受便利这个痛点。痒点只是让消费者有兴趣尝试,痛点才会让用户乐意长期使用和黏性高频使用。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谈及效率这方面,张书乐认为,智能货柜暂时也没表现出针对其覆盖半径下人群消费需求的个性化满足,毕竟有限的货柜展示位置决定了其如果不能用有效地空间满足足够多人的需求,则其智能与否,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