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要标明“电商定制版”产品和其他产品的差别

时间:2018-7-12  编辑:邢台网络公司

   “电商定制版”商品在价格上存在优势,但质量却让很多消费者感到不放心。“电商专供”模式下,如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品牌信誉?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江予。

    “电商专供”模式是一个正常的趋势

    中国青年报:对于当下的“电商定制版”商品,您怎么看?

    李江予:现在很难笼统地说“电商版”产品怎么样,但是它们基本和线下的产品是不一样的。之前有媒体报道,在家电、白酒等一些领域,企业想要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又想避免对既有产品和渠道的冲击,售卖“电商版”产品可能会比传统的、线下的产品要好。

    实际上,很多消费者对“电商版”的认识不清晰,不是冲着“电商版”买的,而是冲着品牌,很多人是误买了“电商版”。消费者更多是在拿到商品之后才发现问题。

    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或者服务。“电商版”靠什么在网上竞争?有的企业是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有的企业则是在消费者对自己原有产品的认同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电商版”。现在的“电商版”更多的是“山寨”自己,误导消费者。

    中国青年报:哪些“电商定制版”商品容易有猫儿腻?

    李江予:容易有猫儿腻的“电商版”商品有两个特点:一是网上销售比较好的产品,就是销量大、适合在网上卖的;二是有线下渠道的产品。这两个特征加起来是电商专供产品“山寨”的重灾区。

    现在电器、数码产品、酒类、服装和化妆品等卖得最好的都是标准化的产品,这类产品线下有庞大的渠道,线上也卖得非常好,它就是一个重灾区。因为网上跟线下的渠道会形成冲突,线上卖得多、线下就卖得少。

    中国青年报:一些品牌发展初期会采用“电商专供”模式,您看好这种模式吗?

    李江予:“电商专供”模式是一个正常的趋势。这种模式就是不在线下卖,只在网上卖。未来将会有更多产品,没有实体店,只在网上售卖。但是相反的,有些产品必须要有消费者体验,这种产品会需要线下店。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为了跟线下竞争,价格是一个重要的法宝。经营不好的传统企业相对愿意率先承受低价,所以刚开始在电商平台销售量最大的是那些库存产品。一些经营比较好的企业会等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模式都转到互联网上之后,主流产品才会到互联网上。

    现在是转折期,未来企业必须在电子商务市场里去竞争,线上产品的质量当然要好,要有竞争力。这个转变很快就会完成。

    要让“电商定制版”产品很清晰地跟别的产品区别开

    中国青年报:“电商定制版”商品的“山寨”行为有什么影响?

    李江予: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便利民众生活,甚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转型、绿色产业和大众创新等,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如果企业不是致力于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而是打“擦边球”、玩文字游戏的话,从长远来看会损害企业的品牌信誉。“山寨”自己、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如果任其发展,会严重损害我国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造成劣币逐良币现象。

    中国青年报:在“电商专供”模式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品牌信誉,您有哪些建议?

    李江予:政府的监管应该适应急剧变革的市场,不能等到问题很严重的时候再去管理。政府不仅要及早关注,反应能力、反应效率也应该跟得上。前段时间,政府集中解决了很多“山寨”的问题。政府有责任规范市场,为企业设一个红线、设一个边界。

    从电商平台来讲,大的平台一直在打假,因为一旦消费者认识到被欺骗,对平台的经营、信誉等都是巨大的损失,也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现在没有人去定义“电商版”究竟是什么,消费者对此也缺乏清晰的认知,平台应该给出明确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质量、不一样的配方、不一样的服务,要让“电商定制版”产品在网上很清晰地跟别的产品区别开,并且把不一样的地方体现出来,这很容易做到。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被误导之后,要尝试寻找维权的途径,如向工商部门投诉、向电商平台投诉,我们不放弃维权实际就是对这些不法行为的约束。消费者应该要有一个认识:产品的名字不一样,就意味着它不是同一个产品,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产品就是那个产品。


<<1>>
回顶部
分享到: